AEDF 舰队清单

12

12

us.png

最后一次更新于██/██/2019,██:██

注意: 以下文档只记录具有行星际航线能力的舰艇,不包括如STB 牛蛙号或者滑行级的区间或者轨道穿梭舰。

Zheng%20He%20New%20Emblem.png

TERFLT.png

TERFLT

地球舰队

雷鸟级多用途太空机

{$name}

空重:5.6t
长度:14m
翼展:6.2m(伸展翼),3.5m(收缩翼)
乘员:1
服役:1981
作为刚叶级的改造版本,使用了紧凑型发动机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组的雷鸟级只需一个额外燃料箱而不是火箭推进器就可以达到“1.5段式入轨1”。专用的乘员模块改造可使该机承载8人。

{$name}

刚叶级多用途太空机

{$name}

空重:4.9t
长度:12m
翼展:6.5m(伸展翼)),4m(收缩翼)
乘员:1
服役:1965
由美国空军的X-20 Dyna-Soar 太空机改装而来。刚叶级为传统的二段式入轨太空机,可搭载于多种助推平台上。其可搭载6名乘员(或同重量货物)至地球轨道。

{$name}

郑和级火炬巡洋舰

{$name}

空重:88t
长度:45m
翼展 18m(太阳能板展开时为40m)
乘员:9
服役:1991
郑和级为通用型高模块化核聚变引擎舰艇,多用于AEDF的探索任务中。郑和级为管理局首次尝试搭载专用穿梭机的舰艇(鸿豹级),能够无需特殊装备进行登陆及回收任务。

{$name}

雅科夫·布留斯级火炬巡洋舰

{$name}

空重:75t
长度:32m
翼展:12m(太阳能板展开时为35m)
乘员:9
服役:1952(于1990年再改)
为了替补NG飞船,原先为常规火箭推进舰艇的雅科夫·布留斯级被改造成核聚变引擎驱动。虽然在尺寸,速度和模块化上不如郑和级,但其坚固的结构使其更适合长途运输任务。

{$name}

地球舰队负责地表的运输及地球物资补给的调度工作。

  • 雷鸟级 5艘
  • 刚叶级 7艘
  • 郑和级 2艘
  • 雅科夫·布留斯级 4艘

南丁格尔级载人补给舰

{$name}

空重:80t
长度:35m
翼展:12m(太阳能板展开时为40m)
乘员:6
服役:1990
南丁格尔级由未完成或回收的雅科夫·布留斯级船体改造而成,能适应长距离持久性任务。其主要任务为运输及为大型舰艇提供维修服务。

{$name}

助手级无人维修艇

{$name}

空重:7t
长度:6m
翼展:2.7m(太阳能板展开时为10.5m)
乘员:-
服役:1995
助手级是于苏联解体后管理局与俄罗斯航天集团的一次成功的信息共享的成果。其来源于联盟-T航天器的轨道舱设计使其能够远程遥控进行维修和结构维护作业,便于操作而可靠。

{$name}

侍从级无人货物运输机

{$name}

空重:3t
长度:6m
翼展:2.7m
乘员:-
服役:1995
侍从级是与助手级同时间开发的舰艇。其在联盟-T的基础上加装了紧凑型聚变引擎,冷却系统及导航模组。侍从级能够承受长时间的加速度,该特性使其能够胜任太阳系内的重力助推货物运输任务。

{$name}

TERFLTMAIN(地球舰队补给维护小队)由地面中心直接指挥。负责系外,系内及地球舰队在地月系统附近舰艇的维修工作。

  • 南丁格尔级 2艘
  • 助手级 18艘
  • 侍从级 25艘

TERFLTER(地球舰队后备军)只能在地月系统面临灾难性地外威胁时,并且在常规性军事,外交及科研手段失败后才能被使用。

重要舰艇:

  • AEDFS 小不点号,雅科夫·布留斯级
  • AEDFS 叙拉古号,雅科夫·布留斯级
  • AEDFS 光晕号,雅科夫·布留斯级
  • AEDFS 奥拉拉号,雅科夫·布留斯级
  • AEDFS 管道工号,南丁格尔级
  • AEDFS 王子号,雷鸟级
  • AEDFS 地平线号,雷鸟级
  • AEDFS 墨丘利号,雷鸟级
  • AEDFS 路西法号,路西法级-于2007年退役


Lucifer%20New%20Emblem.png

INFLT.png

INFLT

系内舰队

路西法级火炬巡洋舰

{$name}

空重:101t
长度:52m
翼展:20m(太阳能板展开时为55m)
乘员:11
服役:2005
路西法级舰艇为管理局最大的常规长途探索及研究舰艇,适合独立长途行动。在2007年AEDFS 路西法号因结构缺陷退役后,路西法级停止了生产。

{$name}

海克拉级长途任务舰

{$name}

空重:90t
长度:45m
翼展:25m(太阳能板展开时为40m)
乘员:3
服役:1992
海克拉级由郑和级改装而来,船体外侧嵌套两个同轴反转半刚性离心机中以产生人工重力,内部加装三个充气式实验室模块及通讯间。该等级舰艇通常被用做半移动空间站。

{$name}

系内舰队的管辖区域为主小行星带外侧至太阳近轨道。管理局的舰艇多在该区域内航行并探索。系内舰队的舰艇数量最多,以在该区域内巡逻并保护管理局财产。

  • 路西法级 1艘
  • 郑和级 5艘
  • 雅科夫·布留斯级 6艘

INFLTMAIN(系内舰队补给维护小队)为系内舰队常规行动的随行补给队,其配备的补给舰在长途行动中负责辅助火炬巡洋舰。

  • 南丁格尔级 6艘
  • 助手级 12艘
  • 侍从级 10艘

INFLTEO(系内舰队长途行动组)为在太阳系内进行初步观测,探索及分析地外异常的行动提供移动式研究与收容设施。

  • 海克拉级 2艘

INFLTLNR(系内舰队航线后备军)为AEDF中从1920-1938年内共24艘搭载无重力发生器2的舰艇提供维护及船员补充。因无重力发生器的维护难度及其对船员健康造成的损伤,搭载该发生器的舰艇处于封存状态,并只在必要时通过其高速度,高机动及高火力强度提供战斗援助。

不可能级无重力巡洋舰·原型机

{$name}

空重:149t
长度:80m
翼展:50m
乘员:30(原定56名)
服役:1923
不可能级为现代首个无重力舰艇样机,其被反复修改重造直至符合AEDF的行动标准。虽然其设计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并且不适合于科研任务,但其极其强悍的加速能力,坚固的船体及极度过工程化的结构使其能够在其他常规舰艇无法工作的环境行动。

{$name}

李林塔尔级无重力巡洋舰

{$name}

空重:120t
长度:90m
翼展:45m
乘员:24(原定52名)
服役:1927
李林塔尔级为对于所有管理局在1923-1948年制造的无重力舰艇级别的总称。 其包括六种衍生种。李林塔尔级不是为科研或探索任务,而是为了提供相较于不可能号更先进更可靠的舰艇而设计的。

{$name}
  • 不可能级无重力巡洋舰·原型机3 1艘
  • 李林塔尔级无重力巡洋舰 23艘

重要舰艇:


OUTFLT.png

OUTFLT

系外舰队

蜉蝣级无人火炬舰

{$name}

空重 71t
长度:52m
翼展:20m(太阳能板展开时为55m)
乘员:-
服役:2007
自未完成的郑和级和路西法级船体改造而来的蜉蝣级为巡逻/通讯舰。其加大的引擎,燃料箱及巴萨徳式冲压收集漏斗4使其能够胜任载人舰艇无法执行的长距离快速任务

{$name}

因通讯及运输等后勤原因,在主小行星带至奥尔特云外层的系外舰队主要由半自动无人舰艇及少数载人舰艇组成。管理局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及技术支持系外舰队在该区域的长期行动,因此该舰队主要负责随机探索任务。

  • 路西法级 1艘
  • 郑和级 1艘
  • 雅科夫·布留斯级 2艘
  • 蜉蝣级 5艘

OUTFLTMAIN(系外舰队补给维护小队)驻扎于木星轨道附近,只在需要时向系外舰队运送物资及维修舰

  • 南丁格尔级 1艘
  • 助手级 6艘
  • 侍从级 5艘

OUTFLTEO(系外舰队长期行动组)驻扎在系外补给小队附近的木星系统中,其被作为系外舰队的信号中继站。

  • 海克拉级 1艘

重要舰艇: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